首页 传统节日文章正文

腊八会,腊八会干嘛

传统节日 2024年07月14日 06:56 38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会有腊八节?

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传说四: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也与民族英雄岳飞有关。相传岳飞在严冬时受到百姓送的粥的接济,最终取得胜利。岳飞被害后,人民为了纪念他,在腊月初八煮粥,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腊八节还有一个与秦始皇修建长城相关的传说。相传长城工地的民工在腊月初八因无粮而饿死,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每年腊月初八都会吃腊八粥。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的由来究竟是什么?各地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腊八节的来历有:赤豆打鬼说、悼念饿死人说、岳飞的怀念说、杂粮粥说、纪念佛祖说、腊祭说等。

腊八节的来历之一是纪念佛祖说。据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弃位出家,经过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身体变得极度瘦弱。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留存。

- 腊八节还有其他由来传说,如驱赶恶鬼、纪念岳飞、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等,这些传说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 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 祭祀:腊八节原本就是祭祀的日子,人们会祭拜各种神明,包括农神、昆虫神等。- 腊八粥:腊八粥是腊八节的重要食品,由多种谷物和豆类熬制而成,象征着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2022年的腊八节定在1月10日,星期一,农历是辛丑年腊月初八。腊八节的概念源于民间对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统称为寒冬腊月的说法,其中腊月初八,即农历12月8日,被简称为腊八。这一天,民间有众多习俗,例如北方地区流行的制作腊八蒜,而南方则有喝腊八粥的习惯。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2023年腊八节是阳历的2024年1月18日。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2023腊八节是2024年01月18日。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吉照堂吉祥网 Copyright © 2024 jizhaot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坤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6039号-2

郑重声明:本网站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思想及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客服微信:jzt95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