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节的民间习俗知多少?,上海春节风俗
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人过春节的习俗
- 2、上海春节的习俗
- 3、关于上海的节日(上海的民风民俗)
- 4、上海过年有什么习俗
上海人过春节的习俗
1、送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 这天晚上,每家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上好鱼好肉、蛋饺、酒、果,十分丰富。
2、上海桃花节 每年3-4月间举办,上海人赏桃花的习惯由来已久,南汇是赏花的好地方,上海南汇区多植桃树,为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举办了上海桃花节,以进一步弘扬桃文化,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春节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
3、1 祭芒神,打土牛、接财神是春节期间的习俗。初四晚或初五子时,商家接“五路财神”,所具牲醴,必有活鲤鱼一双,取发财之意。1 赏灯、过元宵是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的习俗。元宵节是盛灯,各家门上和屋里都挂起各色花灯,孩子们多在屋内外牵着兔灯玩。
4、放鞭炮:在上海过年,放鞭炮是一项传统习俗,用以驱逐邪恶、迎接吉祥。 看春晚:除夕之夜,家人围坐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现代过年的一大特色。 年夜饭的保留菜:年夜饭上,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寓意吉祥的菜肴,如鱼(余)代表年年有余,饺子(交子)象征财富交换。
上海春节的习俗
送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 这天晚上,每家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上好鱼好肉、蛋饺、酒、果,十分丰富。
1 祭芒神,打土牛、接财神是春节期间的习俗。初四晚或初五子时,商家接“五路财神”,所具牲醴,必有活鲤鱼一双,取发财之意。1 赏灯、过元宵是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的习俗。元宵节是盛灯,各家门上和屋里都挂起各色花灯,孩子们多在屋内外牵着兔灯玩。
放鞭炮:在上海过年,放鞭炮是一项传统习俗,用以驱逐邪恶、迎接吉祥。 看春晚:除夕之夜,家人围坐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现代过年的一大特色。 年夜饭的保留菜:年夜饭上,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寓意吉祥的菜肴,如鱼(余)代表年年有余,饺子(交子)象征财富交换。
上海春节习俗:放鞭炮、看电视、年夜饭的保留菜。放鞭炮 上海人喜欢放一千响、放“高升”、而小朋友则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飞毛腿”之类的乐趣型的烟花。
关于上海的节日(上海的民风民俗)
上海当地人一向有春赏桃花的习俗,上海南汇区多植桃树,为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举办了上海桃花节,以进一步弘扬桃文化,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上海桃花节 每年3-4月间举办,上海人赏桃花的习惯由来已久,南汇是赏花的好地方,上海南汇区多植桃树,为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举办了上海桃花节,以进一步弘扬桃文化,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春节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
龙华晚钟原是上海八景之一。 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后诞辰,祈求天后神佑,上海的闽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澜利适。当时天后宫里信徒供祀天后,并邀戏班子演戏。 ·立夏节 四月里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上海过年有什么习俗
1、送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 这天晚上,每家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上好鱼好肉、蛋饺、酒、果,十分丰富。
2、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
3、上海桃花节 每年3-4月间举办,上海人赏桃花的习惯由来已久,南汇是赏花的好地方,上海南汇区多植桃树,为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举办了上海桃花节,以进一步弘扬桃文化,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春节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
4、1 祭芒神,打土牛、接财神是春节期间的习俗。初四晚或初五子时,商家接“五路财神”,所具牲醴,必有活鲤鱼一双,取发财之意。1 赏灯、过元宵是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的习俗。元宵节是盛灯,各家门上和屋里都挂起各色花灯,孩子们多在屋内外牵着兔灯玩。
5、上海春节习俗:放鞭炮、看电视、年夜饭的保留菜。放鞭炮 上海人喜欢放一千响、放“高升”、而小朋友则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飞毛腿”之类的乐趣型的烟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