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节日文章正文

正月十三上灯什么时候落灯,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意思

传统节日 2024年06月30日 19:50 2

本文目录一览:

正月二十五点灯盏盏是什么时间留传下来的

汉代汉文帝时代流传下来正月点灯的时候是酉时辰。也就是十七点到十九点。中国过年有个习俗,正月十三点灯,十八落灯,也叫十三上灯,十八下灯,这一风俗。古人正月里闹花灯,一直传承到现在。记得小时侯,用竹条和红白纸,用木头做轮子,自己做兔子灯,到时候,点上蜡烛,用绳子在外面拖,真的好开心。

灯盏,又名年(粘)灯、明灯,寓意年年前景光明,是晋西北一带自明武宗时期流传至今的正月二十五传统面食。最初以黍米为主要材料,近年来以糯米制作居多。制作程序精细有道,成品形状多样,吃法不一,蒸炸烤,都可制作出既爽口美味,又保健养生,还可馈赠的美味佳品。

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填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名添仓节、天苍节,所谓填仓,就是填满谷仓,寄托着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

农历正月廿五,民间传说是仓神的生日,称为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或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宋代时就已有记载。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

奉化人过元宵是什么时候

旧时过元宵节,在奉化是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现时奉化萧王庙庙会也是在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举行的。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苍南,叫“探正月”,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穿新衣:初一日,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送旧迎新之意。出行:正月初一出门,要选方向。

1869年(清同治八年)四月十三日,行会时观者塞途,过新江桥时英人依旧要收每人4铜板的过桥费,致人挤桥断,溺死四百余人,故有俗俚:“好看彤云社,翻落江桥下。”行会途经府、县、提(提督)、道(道台)衙门,皆设香案迎神,并赏以银牌、果包。届时,街坊、同行和富豪人家竞相献爵,闹市搭彩牌楼,入晚放焰火。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又有民歌称:十三食稀饭配芥菜,是说自除夕开始到今天,所有的美味佳肴都已经吃完,只好喝稀饭吃芥菜。

正月十三滚龙灯的原因如下:正月十三这一天是灯头的生日,滚龙灯一般从正月十三开始,为期四天。在正月十三这天,人们会开始试灯,龙灯也会在这一年里首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到了正月十三的傍晚时分,以龙为造型的多条灯会上街穿行,后面一般还会跟着一些其它花样的灯,画面闪烁辉煌,十分气派。

传说,土家族于非常迟之前没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干涸,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于土家人说:“大家绝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曾时排云,戌时下雪,城内之下三分,城外下七分”。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习俗源自南宋时期,据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已有在巷陌桥道编竹张灯的民俗。民歌中提到这一天人们吃稀饭配芥菜,意味着从除夕开始的美味佳肴已经消耗殆尽。古时候,人们在这一晚会在厨房点灯,这被称为“点社灯”,并持续至元宵节。

正月十三滚龙灯的习俗源于这一天是灯头的生日,标志着滚龙灯活动正式开始,持续四天。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试灯仪式,让龙灯首次亮相,带来新一年的祝福。到了正月十三傍晚,多条以龙为造型的灯会开始在街上游行,其后还会伴随其他样式繁多的灯饰,形成一幅光彩夺目的景象。

正月十三日夜晚开始出灯,正月十五日达到高潮,正月十六日收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是舞龙灯的时间。舞龙者不论男女,都穿着对襟彩服,系着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动作连绵。

吉照堂吉祥网 Copyright © 2022 jizhaot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23974号-3

郑重声明:本网站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思想及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客服微信:jzt95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