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的传说,文化节的含义
本文目录一览:
2012·中国·玉溪米线文化节的节日传说
玉溪米线节的传说玉溪米线节,是新兴人民的传统风俗节日。它由来已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玉溪坝子灾难重重,天下大雨,山洪暴发,四处受灾,农夫的庄稼被水淹,民房倒垮。天干季节,庄稼晒死,见水如命。
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立新兴州算起,米线节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各村轮流迎请土主神出巡,经过128个村屯,至二月二十五日返回。这一传统逐渐传播开来,周围地区也开始庆祝米线节。整个节日历时81天,是玉溪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节日。米线节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米线节的意义也在演变。
玉溪米线节的来历玉溪米线节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玉溪人民的传统风俗节日。 玉溪米线节源于对土主神的崇祀。《新兴洲志·典礼·群祀》条下有“土主庙,在州北十里土主屯。主西北及东方水利。岁自元日至二月望日巡游城乡,以次迎赛。
经过数个春秋的努力,玉溪坝子的农业获得了丰收,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转。不幸的是,陈皇和土主因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为了感恩,村民们捐款捐米,塑造了他们的雕像,永远纪念他们。米线节的意义与影响随着社会变革和历史的演进而改变,庆祝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健康。
鳝鱼米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则民间故事。故事讲述有一年,一户穷苦人家晚年得子,适逢米线节,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 然而,这户人家穷得连半年的肉都吃不起,更别提准备米线的“帽子”了。他们为此感到非常着急。 老人灵机一动,决定捉鳝鱼来做“帽子”待客。
2016年伏羲旅游节礼仪2020年伏羲文化节
1、伏羲文化节简介 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中国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2005年开始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届。
2、 1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七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6月22日在天水隆重举行。 1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
3、天水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群众性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华夏始祖伏羲的诞辰,而天水就是伏羲的故乡。因此,每年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天刚放亮,天水市就已经鼓乐喧天,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气氛。
关于苗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节优美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赤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
苗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吹芦笙等娱乐活动。其中,芦笙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芦笙舞一般由男子吹奏芦笙,女子跟随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礼节 苗族人民十分注重礼节,如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
传统节日文化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
1、◆ 植树节 的由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重视节的建议。
2、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3、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4、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个节日与汉文帝有关,据说是为了庆祝他平定了吕姓的叛乱。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将元宵节定为重要节日。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观赏花灯、猜灯谜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节,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一个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5、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庆祝活动从除夕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除夕夜,家人团聚,共吃年夜饭,称为“团年”。然后一起守岁,话旧迎新,互相祝福。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6、春节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