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龙船节的习俗有什么,苗族龙船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 1、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 2、苗族龙船节的节日习俗
- 3、龙舟节是什么少数民族的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跳场是苗族流行得最广的民族风俗活动之一,流行地域非常广,参与人数之多。跳场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如跳厂、跳月、挑花场、芦笙会等等。跳场是苗族不同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春节期间举行的特殊节日活动。跳场的地点称作花场,一个很大的草坪或土坝子。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上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赠带节。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
苗族龙船节的节日习俗
1、民间阴历5月25日是龙船节。龙船节,是流行于黔东南的台江、凯里一带的节日。居住黔东南的台江、凯里、剑河、施秉、镇远等县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的风俗。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
2、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
3、龙舟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汉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在贵州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汉族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龙船节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龙船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
4、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竞船外,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这期间更是男女青年游方对唱、谈情说爱的佳节。苗族踩花山的来历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三天,是苗族的盛大节日——踩花山。
龙舟节是什么少数民族的节日
龙舟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 贵州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 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鼓舞、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
龙舟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苗族的重要庆典之一。 汉族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而苗族则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举行龙船节。 苗族的龙船节,又称“咋瓮”或“娄瓮”,期间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
龙舟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汉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在贵州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汉族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龙船节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龙船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
龙船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的龙船节是有其特殊来历的。相传,在陡水河一带,有一条凶残的大黑龙,残害老百姓,无恶不作,人们极为痛恨,千方百计要除掉它。河畔住着一家渔民,老渔夫和儿子相依为命,以渔猎为生。有一年的农历五月间,小伙子在打鱼时被黑龙抢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