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节日文章正文

莆田民间节日:做大岁什么意思,做大岁的历史由来

传统节日 2024年04月29日 19:18 8

本文目录一览:

莆田为什么要过两次年?莆田“做大岁”的历史由来!

正月初四,莆田人会再次过年,这一天被称为做大岁,这是因为在明嘉靖年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民不聊生,后被戚家军打败后,人们才重回家园,初四那天刚好是除夕,于是就再次过年。

莆田人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源自明代。当时,倭寇进犯莆田,导致当地居民在嘉靖四十一年除夕夜无法正常过年。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当地民间约定在正月初四夜补过除夕,并将这一天称为“大年夜”或“做岁”。

做大岁节俗的由来 做大岁是莆田人民为了纪念倭寇之乱的历史,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节俗文化。民间约定,正月初二为探亡日,人们不上门走亲;正年初四(仙游地区为正月初五)为大年夜。

莆田初四过大年的来历

莆田正月初四过大年的由来是因为,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

做大岁是莆田人民为了纪念倭寇之乱的历史,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节俗文化。民间约定,正月初二为探亡日,人们不上门走亲;正年初四(仙游地区为正月初五)为大年夜。

主要是因为当年日本倭寇入侵莆田的历史遭遇改变了春节的风俗。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继光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

莆田正月初四过大年的习俗源自明嘉靖四十一年,当时倭寇入侵莆田,造成严重破坏。 直到次年正月初一,倭寇被戚家军击败后才撤离。由于战乱,民众无法在当年过大年,于是决定在正月初四晚上进行补过。

莆田民间节日:做大岁什么意思?

莆田做大岁是福建省莆田民间特有的春节风俗,每年的正月初初五,与大年三初一元旦一样重新过年。这一传统起源于庆祝抗倭胜利,纪念戚继光和戚家军。莆田人至今不称“倭寇”而称之为“倭贼”。

“做大岁”是莆田人民纪念倭寇之乱惨痛历史演化而成的节俗文化。民间相约,正月初二探亡日,不上门走亲;正月初四(仙游地区正月初五)“大年夜”。

“做大岁”又称“过大年”,是莆田当地民间节日风俗之一,即每年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仙游县内为初五),要像年三十(除夕)一样重新围炉过年,并且往往比除夕时还要隆重。

莆田的节日风俗

莆田的传统习俗之一是在腊月底进行大扫除,以此迎接新春的到来。 正月初二被称为“探亡日”,在这一天,莆田人民避免相互拜访,以表达对战争中遇难亲人的缅怀。

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丰衣足食。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莆田人庆祝中元节,俗称“鬼节”或“七月半”。 这一节日是莆田重要的民俗活动,其过节礼仪在全省最为丰富。 祭祖行孝和普度亡魂是中元节的主要目的。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做红团 莆田市民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廿八两日内进行。红团颜色红、形状圆,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习俗的坚持。团团圆圆做红团:红团是莆田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食品,象征着团圆和喜庆。每年腊月廿廿八起,除了丧服未满的人家做白团外,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红团,以期带来好运和吉祥。

饮食习惯:莆田的饮食以闽菜系为主,口味偏重酸甜。当地特色菜肴包括莆田卤面、荔枝肉、砂锅鱼头等。品尝当地美食时,请留意餐桌礼仪,如保持安静、避免随意夹取他人面前的食物等。

吉照堂吉祥网 Copyright © 2022 jizhaot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23974号-3

郑重声明:本网站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思想及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客服微信:jzt95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